雖然大多數國家已經立法禁止割鰭,但在部分國家仍是合法的。如果送到市場的只剩下鰭,又該怎麼知道被捕捉的是哪些鯊魚物種呢?
Source: Wikipedia Commons |
從漁業管理的角度而言,要先鑑定物種,才能進一步紀錄各物種數量,透過數量了解各族群的狀況。但物種鑑定需要長時間訓練和經驗累積,尤其是當能辨別的特徵,只剩下大小不一的魚鰭時,對大多數沒受過分類訓練的相關工作者來說,這實在是無從下手。
鯊魚魚鰭各部位示意圖,iSharkFin使用的是背鰭 (dorsal fin) 和胸鰭 (pectoral fin) Source: Wikipedia Commons |
iSharkFin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西班牙University of Vigo合作開發的軟體,並由日本政府提供財務支援。這個月才剛推出正式版v1.0的iSharkFin,利用機器學習的方式,從已知物種的訓練圖片集改進演算法,作為往後圖片分類的依據。軟體使用步驟十分簡易,只要將附有比例尺的照片輸入軟體,再指定四個型態參考點,即可依據鯊魚鰭的外部型態判別最有可能的物種。
iSharkFin操作畫面,可以看到四個已經標示的參考點 Source: iSharkFin Manual |
- 大白鯊 (Carcharodon carcharias)
- 遠洋白鰭鯊 (Carcharhinus longimanus)
- 紅肉丫髻鮫 (Sphyrna lewini)
- 無溝雙髻鯊 (Sphyrna mokarran)
- 鎚頭雙髻鯊 (Sphyrna zygaena)
- 鼠鯊 (Lamna nasus)
以及其他物種:
- 灰色真鯊 (Carcharhinus obscurus)
- 高鰭真鯊 (Carcharhinus plumbeus)
- 絲鯊 (Carcharhinus falciformis)
- 虎鯊 (Galeocerdo cuvier)
- 藍鯊 (Prionace glauca)
- 尖吻鯖鯊 (Isurus oxyrinchus)
- 長鰭鯖鯊 (I. paucus)
- 沙虎鯊 (Carcharias taurus)
- 大眼長尾鯊 (Alopias superciliosus)
- 淺海長尾鯊 (Alopias pelagicus) ....等等
雖然目前僅能從背鰭辨識35種、從胸鰭辨識7種國際貿易常見的種類,但FAO計畫將市面上流通的所有鯊魚物種都納入iSharkFin的辨識範圍,也將推出app供行動裝置使用。
希望iSharkFin的推出,能讓鯊魚資源管理往前邁進一步。
相關連結:
FAO http://www.fao.org/fishery/ipoa-sharks/iSharkFin/en
CITES http://cites.org/eng/prog/shark/isharkfin
希望iSharkFin的推出,能讓鯊魚資源管理往前邁進一步。
相關連結:
FAO http://www.fao.org/fishery/ipoa-sharks/iSharkFin/en
CITES http://cites.org/eng/prog/shark/isharkf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