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 Ocean says
所有有關海洋的事
首頁 Home
關於滔滔 About Us
活動 Event
聯絡我們 Contact
滔滔團隊 People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海洋地殼熔融的指標─埃達克岩
岩漿除了拿來烤肉以外,岩漿冷卻以後所形成的岩石又能夠讓我們瞭解什麼樣的秘密呢?
之前讀者在看完
《火山噴出一座島》
後提出疑問,想瞭解Hunga Tonga火山的岩漿活動是否和埃達克岩有關?等等,
什麼是埃達克岩啊?
科學家們可以利用埃達克岩做些什麼樣的神祕調查咧?在小編經過多月的找資料以及閱讀吸收再消化
哀嚎看不懂、逃避不想看和跪求救兵幫忙救援後,
終於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謎之音:真的很久…)
閱讀更多 »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侏儸紀世界裡最酷的恐龍...其實不是恐龍?!
什麼!其實他不是恐龍?!
閱讀更多 »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踩高蹺的漁人
Photo credit: Sri Lanka Tourism Promotions Bureau
清晨,天還未亮,斯里蘭卡的海上已有一群漁民坐在一根一根高出水面兩到三公尺的木桿上。他們一手拿著釣竿,一隻手握著木桿,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個踩高蹺的人,因而博得"Stilt Fishermen"的稱號。這種踩高蹺的漁法是斯里蘭卡西南部特有的習俗。在二次大戰以前,漁民多半站在露出的珊瑚礁上垂釣,但隨著人口增加,珊瑚礁不夠站了怎麼辦?正好二次大戰的時候,附近散落的鐵棍就被當地的居民拿來當作支撐點了。不久以後,鐵棍也不夠了,漁民便以隨手可得的木棍拿來當作「高蹺」。
閱讀更多 »
【海之古典想像】(一)古希臘語的海洋
海洋從來不僅是一大灘鹹水,卻是文化傳承的記憶載體。時代不停引導歷史行進,海洋的深度也隨著記憶堆砌而日益深邃。本系列文章希望藉由探求海在古典文明中的人文想像,欣賞海洋的記憶、文學、歷史,以及語言的景觀,反思我們對於海的情感,並且為台灣的海洋思潮添上小小一筆。喔,名符其實的思潮!
盛夏快要到了,如果你趁著假日,到海邊輕踏浪尖,眺望遙遠的淵面,你會發現海洋既阻隔又連結的特質。顯而易見的,人或許還能住在河裡,卻不能在鹹澀善變的海上居住,即使中國古典常出現「海上」這個詞,也只是濱海地區的意思。然而海洋又是一條四方無阻的通道,沒有山巒、泥淖或懸崖,只要熟悉航海術,即可遊歷萬浬,隨浪潮而來的是新時代與魔幻的異邦。或許,海洋甚至跨越了空間和語言,畢竟世界的海洋皆相通,你掬起一捧海水,是否聽見浪聲迢遙?就讓我們進入海的古典想像吧,浪漫而且隨興。
各國語言的海洋(圖:Crystal)
閱讀更多 »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沒想到獨角鯨居然會這樣游泳...
滔滔的吉祥物之一:獨角鯨是一種主要分佈在北極圈的鯨魚,他們最大的特色就是那支很有氣勢的「角」了(好文回顧:
有敏感性牙齒的獨角鯨
)。
獨角鯨的角其實是他們的牙齒,一般來說,有「角」的通常是公獨角鯨(有些甚至有兩支),但也有約15%的母獨角鯨會長出這根長牙。獨角鯨的長牙有螺旋狀的紋路,可長到2.7公尺長。
但是,今天我們要聊的是獨角鯨奇妙的游泳方式。
來源
閱讀更多 »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每日一冷特刊] 夏日海邊需注意:海灘的隱形殺手~裂流
從今天開始,滔滔要跟我們的好朋友
每日一冷
正式合作,不定期提供海洋相關的冷知識哦!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台灣海灘上不為人知的危險。一般人都知道海邊可能會遇上漩渦(O)鳴人(X)、瘋狗浪、或是被水母螫等危險,但其實還有一種較鮮為人知的隱形殺手,他的名稱叫做「
裂流(rip current)
」,於日文中又通常譯為離岸流,其實正如其名,就是一股會離開海岸的水流。
圖一:裂流。
來源
。
閱讀更多 »
今年我們為台灣的海洋做了什麼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也是個好日子來審視過去的一年我們為海洋做了些什麼事。儘管壞消息天天有,但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仍有許多一點一點的改變。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年台灣海洋的好消息吧!
閱讀更多 »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2015 海客松大挑戰!
今年的世界海洋日前的週末,世界各地多個城市舉辦了「海客松」(Fishackthon),向各界廣徵提案,再在每個城市聚集一幫漁業學家、資訊工程師、UX/UI設計師、動畫設計師等,實現能幫助海洋的科技提案。
在各地海客松還在舉行的同時,讓我們來看看今年有哪些提案吧!(以下為由主辦單位所選出的「特色提案」):
今年溫哥華的海客松給參加者的紀念品(cot攝)
閱讀更多 »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聰明」的海底電纜
這幾天台灣剛好是台北電腦展 Computex,今年場中最熱的題材莫過於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了,讓具有感應器的真實物體
藉由網際網路
彼此串連、互通,交換資訊,也可以遙控其他物體運作。比如說家裡的保全系統、以及可以節能又維持適溫的智慧空調,都是物聯網幾個著名的商業運用。
既然可以物體可以藉由互相連結變得更聰明 (smart),那連結物體的網路本身,更確切的說,是網際網路骨幹的那些海底電纜,是否也可以變
聰明
呢?
以專長海洋沉積物的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榮譽教授Chris Barnes為主席,結合國際電信組織(ITU)、世界氣象組織(WMO)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的政府間海洋科學委員會(UNESCO/IOC)與各國研究單位的國際團隊,決定在海底電纜上試試運氣 [1]。
目前世界上的海底電纜 (via
Submarine Cable Map
)
閱讀更多 »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處女生子的鋸鰩
處女生子在生物學稱之為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也就是卵不經受精就可以自行發育成後代,又可細分為只行孤雌生殖的專性孤雌生殖,和以有性生殖為主、偶爾行孤雌生殖的兼性孤雌生殖,兩者在不同動物類群中都有發現類似案例,但是瀕臨絕種的鋸鰩呢?美國科學家很驚訝的在佛羅里達發現,一般認為只行有性生殖的櫛齒鋸鰩 (
Pristis pectinata
) ,在野生環境下,竟然會行孤雌生殖,而且有個體存活下來。這項發現已於今日(美國時間 6/1)刊登於 Current Biology 期刊。
櫛齒鋸鰩 (Photo by DAVID ILIFF. License: CC-BY-SA 3.0)
閱讀更多 »
海上划槳樂之獨木舟
在這炎炎夏季,最棒的不外乎從事各式各樣的水上活動-「獨木舟」就是其中一種令我們愛不釋手的夏季聖品!
但,甚麼是獨木舟呢?
「獨木舟」這個中文詞彙顧名思義一開始是指由單一樹幹刨木而成的舟,但近代也常被用來代指(誤用)拼版舟等「小船」。而我們在這裡主要討論的現代獨木舟為承襲北美原住民以樹幹及獸皮製成的Kayak、Canoe形狀的小船,儘管並不精確,但因為目前沒有別的詞彙,所以暫且繼續使用這個目前多數人慣用的名稱(關於「獨木舟」中文一詞的一些爭議可以看
這裡
)。
早年格陵蘭的原住民會使用獸皮製成獨木舟。
來源
。
閱讀更多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查看行動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