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Fishing Watch資料所顯示的全球漁業活動足跡。A為總漁業活動、B-D為前三名主要的漁具、E為單艘船隻活動軌跡的範例、F為初級生產力 |
AIS原本設計的目的是即時定位船隻的位置,防止船隻碰撞,但其所攜帶的船隻識別資訊、速度、與位置等資料,也能幫我們了解漁業行為。研究人員分析了2012-2016年間220億筆AIS、包含七萬多艘漁船的資料,估計漁業壓力的強度。結果顯示,光是2016年,這些漁船作業的時間(捕魚的時間)便高達四千萬小時,其所航行的距離總和更可來回地球與月球六百趟。漁業壓力最大的區域為東北大西洋與西北太平洋,還有一些有湧升流的區域(南非與西非一帶)。依據估算,約莫有49-55%的海域受到漁業壓力(但研究人員認為實際上應該更高,因為有些海域的衛星覆蓋率不佳,無法被資料捕捉到),比陸地上受到農業或畜牧壓力的土地(34%)更高。不過,配有AIS的漁船依據估計,多半是遠洋漁船(且僅佔遠洋漁船的50-70%),代表實際上的漁業壓力其實更大。
大部分的國家主要的漁業範圍都是自己的經濟海域,而稱霸公海漁業的以五個國家為主,分別為中國、西班牙、台灣、日本和南韓。
另外,有趣的是,他們還發現,漁業足跡受到經濟(如油價)或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大,反而受到漁船主國的文化和政策影響較大。比方說,聖誕假期則降低歐洲和北美的漁業活動,正如農曆年對中國漁船的影響一樣;而中國禁漁期則會大大的影響中緯度地區的漁業壓力。
一點小感想...
比起許多報導著重的漁業壓力面積,個人覺得這篇文章裡發現漁船主國的政策比起全球油價或氣候變化對漁船的活動影響更大這件事更為重要。
最近幾年,隨著海洋資源日益枯竭,許多開發中國家雖然很想處理過漁的問題,但執法力趕不上、加上漁民的替代生計也很少,很多政府會選擇相對便宜行事的方式,也就是「限制自家內經濟海域的漁業活動,但是鼓勵漁船前進公海」。(當然,在一些爭議性區域,例如南海,鼓勵自家漁民活動也是一種政治宣示。)這份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不要以為一兩個國家做出的政策不會對廣大的公海有太大的影響,事實上比起很多人一天到晚擔心的氣候變遷等因素(當然也很重要),一個國家的政策其實更有明顯的效果!!!
原始文章:
Kroodsma et al. (2018) Tracking the global footprint of fisheries. Science. 359, 904-9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