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公視紀錄觀點—海 搶先看!



從1994到2014年的這二十年間,台灣周遭的海洋,發生了哪些事情呢?柯金源導演回顧二 十年接觸海洋的拍片歷程,在公視紀錄觀點與我們的島團隊合作下,將三十五段影像故事,匯集成一段完整的海洋紀錄—從海洋生命起源的深海熱泉,看不見與看得 見的共生關係,到環境與生物間的互動,逐漸進入人對海洋資源的利用與濫用,反思人與海洋之間的關係。



這部影片丟出一個很難的問題:如同日出日落一般,依循自然規律的共生關係,是可能的嗎?

澳洲的聖誕島的紅蟹,一年一度降海產卵(攝影:柯金源)
從理論上或許能夠求解,但歷史的諸多案例告訴我們,公有資源在不受限的自由取用下,只有耗損一途,而這項損失,最終也將影響整個群體,而不只是取用資源的少數人。

漁民稱作破雨傘的雨傘旗魚 (Istiophorus platypterus) 在海中悠遊(攝影:柯金源)
 每年冬季,總是有人冒險在河口用手抄網撈鰻苗,近年狀況並不好,數量的減少,很容易能從價格感受的到,但間接造成數量下降的環境破壞影響,卻又不一定能用金錢衡量。

每年春季,東北角龍洞的海女採石花,即紅藻石花菜科石花菜屬的物種統稱(Gelidium spp.)(攝影:柯金源)
除了撈鰻苗,同樣是人力採集的還有採石花菜、澎湖石滬捕魚、彰化和金門的耙蛤,從自給自足,進而建造更大的船隻,到更遠的海域捕魚,便拉上了鯨鯊、蝠魟、ㄚ髻鮫。這些原本是生態系的重要掠食者的魚類,在魚市場上秤斤算兩的賣,或進水族館圈養。

除非從事相關工作,一般人能夠接觸海洋的機會,不是市場,就屬水族館。裡面除了鯊魚,還有哺乳類的鯨豚。在圈養環境下表演的海豚雖然能吸引遊客目光,卻也讓海豚終其一生在池子裡繞圈圈度過。

與東加瓦瓦烏群島 (Vava'u Islands) 的大翅鯨共游,過去墾丁在日治時代亦是捕鯨基地,但大型鯨類今於本島已絕跡(攝影:柯金源)

水池再大,也比不上海洋;與其將生物關進牢籠,留在海裡自然徜徉,或許才能呈現其本來面貌吧?位於婆羅洲與沙巴交界的西巴丹,成群的鯖鰺科魚類,更顯示禁止捕撈的海洋保護區,在有效管理與徹底執行下,確實能夠保育資源,似乎為資源永續燃起一絲希望。

馬來西亞西巴丹島群游的鯖鰺科魚類(攝影:柯金源)
水下攝影協力的郭道仁教練,潛水資歷有三十八年,深深了解台灣海洋環境幾十年來的變化,在去年十二月的試映會上以過去潛水經驗為例:「以前下去一小時,帶一 隻魚槍(註),可以餵飽12個人,現在就不行了。」。乾淨的海水是什麼樣子呢?「東北角水下視野可以看到12-20公尺!」郭教練這麼說。至於每年過年前後的苦蚵仔(日本鯷),則是多到快要跳到岸上來了,現在幾乎已經很難見到。

而暈船暈得厲害的柯師傅,據說每次都是靠著吃暈船藥,硬是繼續拍攝下去,也就過了這二十年。

大部分的紀錄片藉由旁白引導,再以配樂增色,「海」則反其道而行—直接以環境聲響呈現,有潛水時的呼吸聲,以及漁民、原住民的自白與對話,沒有太多導演的觀點,留下空白讓觀眾思考。 
 
郭教練與學生在東北角設置竹子產房,讓洄游的軟絲族群在此繁衍(攝影:柯金源)
影像可以傳達許多訊息,但受限於長度總有遺珠之憾,這次公視做了一個新嘗試,紀錄片放不下的,在網路上繼續,46部短片,讓大家找尋自己有興趣的片段,接續說未完的故事

http://www.pts.org.tw/ocean/index.html

1/12 (二)22:00 首播 


註:持有魚槍,目前依槍砲彈藥管制條例需向各地警察局申請核發證照。

2 則留言:

  1. 不好意思,為作學校報告之用途,使用了您的照片,單純只用來報告,無任何商業利益,希望能同意我們使用,謝謝您��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學您好,這些照片是公視提供的,若要作為學校報告使用,請註明攝影者與公共電視。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