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來去地下/水下世界探險!讀《地下世界.水下世界》


文\Crystal, xmallwolf

海裡的魚類,這些大部分都是大西洋的魚種

地底下、水面下有些什麼?這個問題不只小朋友會問,從古到今人類也不斷的在追尋地平線以下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數百年來的探險和科技進展,要怎麼傳達給大家知道呢?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由小天下出版的超大繪本《地下世界,水下世界》。波蘭籍的作者夫婦在《地圖》後,再度嘗試將地底和水面下的事物以繪圖方式呈現。

從水下開始!

這是一本沒有「封面、封底」的書—地下、水下兩邊都是封面,而在書的中央,以奇妙的方式結合,探險可以從任何一處開始!


作畫和翻譯考據都十分用心,仔細看,在背景裡還有一隻蕈珊瑚呢
 
那麼,水面下是什麼呢?就先從淡水與海水的分別說起,透光層養育了各式各樣的生物,包括海底的龐然大物—


猜猜看:這是誰的眼睛呢?

還有深海生態系中的獨特生物


大家都喜歡的大王具足蟲

這本書特別的是,除了介紹生物以外,也有簡要說明水底壓力的來源,這裡用的是氣球來比喻,平常海洋研究船放溫鹽深儀進行調查時,有時候也會綁個保麗龍杯,在深海壓力下會被壓得小小的,可以當作紀念。
 

以水壓的成因

以及早期潛水裝備的發展史,其實人類一直對水底下的樣貌感到好奇,經過數百年的演進,才逐漸變成現代的潛水衣。從下圖裡面1715年一個手能伸出來的桶子,到20世紀,才變成有銅製潛水頭盔的標準潛水裝,中間則有各式各樣的發想製造出的實驗品。
 
Mark V潛水衣,在電影《怒海潛將》裡面有出現喔

提到深海探險,就一定會講到潛水艇。最早投入戰爭的潛艇是美國獨立戰爭中著名的海龜號,另外,本書中也花了許多篇幅說明潛水艇的運作模式,尤其是現代潛艇中柴油電力潛艇和核子潛艇的分別,還有海上鑽油平台跟水下考古,都是在一般繪本少見的知識性內容。
 
海龜號

有了潛艇,科學家和探險家得以到達海洋的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如果到比馬里亞納海溝還更深的地方,地球內部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呢?

鐵達尼號的導演詹姆士卡麥隆是著名的海底探險家,也長年贊助各種探險活動

凡爾納的科幻經典小說《地心歷險記》中,想像能夠在往地心的旅程中碰到各式各樣的古代生物,不過,科學家經過研究以後,認為地心應該是長這個樣子—


過了這一頁,就從海洋回到陸地上了。就如同海上有大洋鑽探計畫,在陸地上也有科學家希望試試地底可以鑽多深。不過,該處鑽井多次中斷,至今尚未鑽到目標深度。

前蘇聯的科拉半島鑽探計畫
人類生活在地表,而經過文明累積後,地底下大部分的建構物都和人類生活有密切關係,海底和地底可以怎麼產生關聯呢?其中一處就是海底隧道:
 
青函隧道

今年三月,北海道新幹線正式通車,就是經過這一段連結日本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喔!隨著新幹線通車,原本鐵路使用的兩個海底站就廢除了,作為緊急避難所。


另一面!

回到地上,書內的描寫和大家一般想像的地下或水下世界,有哪裡是一樣的?希望大家看完以後,也會對看不見的地下與水下世界產生興趣喔!




(偷偷說:快來參加滔滔兩週年紀念活動,就有機會得到這本書喔! )

參考連結:

作者工作室

小天下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