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從一滴水辨認鯊魚?

從一滴海水就能辨認出是什麼鯊魚,乾五摳林(有可能嗎)?

藉由「環境DNA」(eDNA)的幫助,這個狂想可能要成真了!


來源


斷了線的地震訊號,斷了根的防災意識

3/29一則蘋果報導:4.5億泡湯,測震海纜斷了。據此報導指出,氣象局的「臺灣東部海域海纜觀測系統」(簡稱海纜地震站)疑遭漁船的底拖網扯斷,從去年5月起就不再傳回訊號,而氣象局也回應,是位於海纜尾端的科學節點設備遭毀壞而失去訊號。這樣的情況也不知道要找誰求償,但重點也不該是找誰求償或是單純的禁止漁船底拖,畢竟要在茫茫大海中去取締每艘漁船,其秏費的人力、物力、甚至民怨也不會少,那我們到底該怎麼看這件事?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第一次辨認就上手─海牛海獅海豹海狗海象大集合

 「哇,那隻海豹好可愛啊! 咦,等等,還是海獅? 該不會是海狗吧?」

海象海豹海獅海狗海牛,是不是也弄得你霧煞煞呢? 想要學會辨認這些可愛動物間的不同嗎? 本文即將讓你變身為海生哺乳類大師!


簡易演化樹

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成山的屍骨成就你我吃的海鮮:奴隸漁工遭困印尼小島

去年,英國衛報與世界人權組織先後揭露泰國漁船長年奴役非法外籍漁工的新聞,震驚全球。而後,BBC也報導了台灣漁船虐待外籍漁工的新聞(請見此:臺灣的血汗外籍漁工)。

這兩天,美聯社與世界人權組織再次更新報導,指出印尼的本吉那(Benjina)島上目前正有超過四千名的受虐漁工滯留。

泰國的漁工多為外籍漁民
來源

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為海洋而醉

海洋跟啤酒可以有什麼關係呢?

除了很多海洋學家嗜酒如命這點以外(小編一直疑惑是不是因為酒醉的感覺跟暈船有點像),現在還有一款受到海洋生物事件啟發的啤酒──更棒的是,一邊喝酒的同時也能一邊支持海洋生物研究!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尼莫不用擔心迷路了?!海中的「Google街景」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愛亂跑的小丑魚尼莫,有一天在校外教學途中冒險離開大堡礁,之後就回不了家了。如果海底有Google街景地圖,尼莫的爸爸是不是就可以更快找到他了呢?


海中也有"Google街景"!快來這裡體驗看看:https://www.google.com/maps/views/u/0/streetview/oceans?gl=us

Catlin Seaview Survey仿照Google街景,深入海中打造海中「街景地圖」。當然,製作這個「地圖」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小魚們不要迷路。Seaview想要記錄下海中珊瑚礁的基礎資料,以全景的方式,讓科學家、政策制訂者、以及一般民眾,不用下水就可以瞭解現在海裡的珊瑚礁長什麼樣子。

俯瞰企鵝便便

海鳥們的便便除了可以作成肥料以外,還可以做成火藥。那同樣是海鳥的企鵝呢?牠們的便便在冰天雪地的南極積久了,能不能也在白雪上作出牠們自己的圖案來(?!)


企鵝的便便可以從太空中觀察到,(Credit: Christopher Michell / CC by 2.0)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老冰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每年冬天,海冰就會不斷的擴張直到覆蓋整個北極海海盆,三月則是海冰擴張到最大表面積的時候。到了夏天,海冰逐漸消融,在九月時達到最小表面積。而這些海冰若是能存活過第一個夏季,大部分則也會逃過之後幾個夏季的攻擊。

自從1980年代以來,逃過多次夏日攻勢的「陳年」老海冰卻逐漸消失。



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好消息系列] 幽靈轉世 - 廢棄漁網喜獲新生

猜猜看下圖是什麼?


Source: Interface

你以為是一般的地毯嗎?

如果我告訴你,他是廢棄的魚網,你相信嗎?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火山噴出一座島

在南太平洋地區,一座靠近東加王國的海底火山噴發,於是….一座島就這樣誕生了。

這座新島寬約500公尺,高約250公尺。

海洋的含氧量危機


全球年平均海表氧氣濃度,來源
資料來自2009世界海洋圖集(WOA)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三招教你不怕酷斯拉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電影裡的酷斯拉明明是蜥蜴,居然會游泳啊?其實,怪獸酷斯拉的原型是「海鬢蜥」 (Amblyrhynchus cristatus)!!!

知道了他的真面目以後,突然就安心了起來,以後遇到酷斯拉來襲都不用怕了呢~為什麼咧?

Source: Wikimedia

路易斯‧皮尤在羅斯海打破在地球最南端游泳的紀錄

前幾天真的是超級無敵冷,只想躲在棉被裡逃避世事。沒想到居然有人不畏風寒,還跑去南極洲游泳!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路易斯‧皮尤於南極洲羅斯海的鯨灣的游泳挑戰

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侵略!イカ娘--之如何分辨我是花枝還是魷魚


花枝娘為了代替月亮懲罰污染海洋的人類,從海底來到岸上侵略地面,她卻意外成為了人類的好朋友……

「我好喜歡吃花枝、魷魚這些海鮮啊!但是我去菜市場的時候總是不會分,我想買的到底是花枝烏賊魷魚大卷中卷小卷墨魚還是軟絲啊??」你也常常這樣覺得嗎? 其實你並不孤單喔,大家都常常犯這樣的錯呢。


安部真弘所創作的漫畫《侵略!イカ娘》,在台灣被譯為「花枝娘」,而在中國地區則被譯為「烏賊娘」,雖然我本人也覺得花枝娘這個譯名比較可愛(又有花又有枝的),我還是要告訴出版社:你們錯了! 因為她應該是『魷魚娘』才對!



破裂的靜脈與擴展的動脈-塑膠時代下的海洋

豔陽下一片淨白沙灘,應當是吃到美食後揮舞絲巾、赤腳奔跑的最佳場地。不知從何時開始,沙灘上佈滿塑膠袋,從容器類的杯碗盤碟和蓋子、到刀叉匙筷、吸管,讓你連穿鞋都不願意踏出一步[1]?如此美景被摧殘,究竟誰是兇手? 

恆春鎮滿洲鄉交界的塑膠沙灘(作者自攝)
「誰在海裡丟垃圾?」—不只是小朋友會問;在野外走闖的海洋學者也在問。「塑膠汙染」成為海洋界最熱門的新興領域之一,當網中生物被五顏六色的塑膠取代,統計魚群的學者也轉行計算大海裡有多少塑膠。2014年西班牙環繞三大洋的Malaspina Expedition推測目前海面上約有1萬到4萬英噸(一英噸大約等於1公噸)重的漂浮碎片[2]。幾個月後,美國5 Gyres Institute公布歷時七年由志工+重型帆船收集到的數據[3],把預估重量加到25萬英噸,雖然標題用了聳動的〔5兆件漂浮塑膠〕,但重量加起來不過兩艘麗星郵輪。這怎麼可能呢?十年前,海洋界的垃圾大師Richard Thompson曾在Science期刊上大哉問—塑膠都去哪了?[4]。

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什麼!珊瑚也會吃塑膠?

在這個塑製品氾濫的年代,想必你一定也聽過許多動物因為誤食塑膠而下慘悽慘的案例。諸如把塑膠袋認成水母,而吃了一肚子的海龜、或是解剖時發現胃中滿是塑膠瓶蓋的海鳥。最近的研究發現,珊瑚可能也列名為受害者的行列。

石珊瑚(Scleractinian coral)
Source: Wikipedia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失之東隅 - 放射性物質的意外用途


2011年3月11日,地震海嘯造成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反應爐熔毀,大量的放射性物質伴隨著冷卻水,直接注入了接鄰的太平洋。此次災害的嚴重程度可能遠大於任何一次歷史上的核災,因此受到了舉世的注目與關切。


如同2010年BP公司在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福島核災後,科學探測的研究與報導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除了追蹤汙染物動向、評估對人類與環境的衝擊、檢討如何事後補救當地的生態系統之外,是否可以轉換另一種思考方式,試著將這些突發性的事件,轉變成為有用工具,讓我們藉機得以解開一些自然界中未知的問題呢?



1: 太平洋藍鰭鮪(Thunnus orientalis)圖片取自Madigan et al., 2013

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以心觀海─艾米‧包爾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除了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外,海洋界裡也有偉大女性科學家嗎?
Amy Bower (來源:截圖自ABC News)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與海怪共游?


這幾天在網路上瘋傳的神秘海洋物體,像是長長的一條透明管子在海裡漂,還會左右搖擺,近看則有很多小點點,一圈圈的聚集在一起。這麼神奇的東西,到底這是生物還是無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