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陳同學今天去海邊玩,發現早上 11 點左右潮位最低,潮間帶最寬,有很多人在沙灘上挖尋文蛤。若該海岸的潮汐週期變化如圖 5,則隔天陳同學再去同一海邊,在早上 11 點左右進行觀察,會觀察到下列哪個現象?
(A)潮間帶出現,且潮位逐漸下降
(B)潮間帶出現,且潮位逐漸上升
(C)達當日最高潮位,且潮間帶最寬
(D)達當日最低潮位,且潮間帶消失
(E)11點左右潮位依然最低,但潮間帶相較前一天變窄許多
這題有點難呢,關鍵就在那張附圖。在地球上大多數地方的潮汐都是主太陰半日潮,週期是12小時25.2分鐘,所以一天會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而半日潮的潮差(高潮位和低潮位的差距)變化,又有14天的週期:在新月和滿月,太陽、月亮與地球在同一條線上時達到最大,稱為大潮。
學測自然科考試日期是1月27日,在附圖的潮位表對應可以找到應與12日一致,次日13日的潮位比12日更低,所以答案是 (A) 潮間帶出現,且潮位逐漸下降。
21. 波浪是一種海水上下起伏的運動。下列對波浪的敘述何者正確?
(A)海面波浪都是由於風吹造成
(B)波浪由外海傳遞至岸邊時,波浪的前進方向會因海岸線的不平直,往水深較深的海域偏折 (C)颱風尚未到達臺灣,已經在臺灣海岸可見該颱風造成的湧浪
(D)海灣受波浪侵蝕的力量較海岬處大,所以海灣會繼續往陸地內凹
(E)波浪靠近岸時,因受地形影響而破碎,所以碎浪對岸邊結構物沒影響
答:C
解題:
劇烈低氣壓造成的長浪,會比颱風本身先抵達,所以氣象局也時常在颱風登陸前就發布長浪警報,所以答案是(C)。
其他的選項看起來好像對,但各有一些陷阱:
(A) 海面波浪絕大多數都是因風吹拂而起,不過像是地震形成的海嘯,颱風氣壓變化造成的湧浪,或者日月牽引的潮汐產生的浪,就不是因風而起的。
(B) 根據波的折射效應,在較淺處傳遞速率較小,波峰反而會和往平行海岸線的方向偏折而不是往深處偏折。
(D) 海灣和海岬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岩石軟硬造成的差異侵蝕,跟波浪侵蝕力量較無關。
(E) 碎浪一樣會造成侵蝕。
淡水潮位表,絕大多數地區的潮位可能因地形等種種因素而變化,所以週期不一定是剛好是14天 |
學測自然科考試日期是1月27日,在附圖的潮位表對應可以找到應與12日一致,次日13日的潮位比12日更低,所以答案是 (A) 潮間帶出現,且潮位逐漸下降。
21. 波浪是一種海水上下起伏的運動。下列對波浪的敘述何者正確?
(A)海面波浪都是由於風吹造成
(B)波浪由外海傳遞至岸邊時,波浪的前進方向會因海岸線的不平直,往水深較深的海域偏折 (C)颱風尚未到達臺灣,已經在臺灣海岸可見該颱風造成的湧浪
(D)海灣受波浪侵蝕的力量較海岬處大,所以海灣會繼續往陸地內凹
(E)波浪靠近岸時,因受地形影響而破碎,所以碎浪對岸邊結構物沒影響
答:C
解題:
劇烈低氣壓造成的長浪,會比颱風本身先抵達,所以氣象局也時常在颱風登陸前就發布長浪警報,所以答案是(C)。
其他的選項看起來好像對,但各有一些陷阱:
(A) 海面波浪絕大多數都是因風吹拂而起,不過像是地震形成的海嘯,颱風氣壓變化造成的湧浪,或者日月牽引的潮汐產生的浪,就不是因風而起的。
(B) 根據波的折射效應,在較淺處傳遞速率較小,波峰反而會和往平行海岸線的方向偏折而不是往深處偏折。
(D) 海灣和海岬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岩石軟硬造成的差異侵蝕,跟波浪侵蝕力量較無關。
(E) 碎浪一樣會造成侵蝕。
53. 海洋包圍著臺灣,有近海陸棚,也有接近外洋的大陸斜坡,海洋生態系之組成複雜,下列多樣 的水域生態系特性何者正確?
(A)日本鰻之生活史橫跨海洋生態系及河流生態系
(B)石花菜生長於大洋區之透光層,由黑潮輸送到東北水域
(C)牡蠣是河流生態系的消費者,不能忍受海洋生態系潮間帶的逆境
(D)飛魚是海洋生態系淺水區的掠食者,洄游於臺灣海峽的黑潮流域
(E)吳郭魚是臺灣湖泊生態系的特有種,族群量大,也以臺灣鯛為名
答:A
解題:
(A)日本鰻是洄游性的魚類,出生於馬里亞納海溝附近,之後會游到淡水的河中,在河中生活五六年後,再回到海裡產卵。剛出生的鰻魚仔魚還不太有自行游動的能力,會隨著北赤道洋流漂流六個月左右,再沿著黑潮北上,來到台灣附近,就是我們的漁民所稱的鰻苗。由於目前日本鰻還無法完全養殖,所以必須捕捉野生的鰻苗再養殖成成魚。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鰻苗產量越來越少,價格也持續飆漲。(參見:土用丑之日談日本鰻)
(B)石花菜是紅藻的一種,主要生長在低潮線下一到兩公尺的礁石上。
(C)牡蠣以浮游生物為主食,生長在潮間帶上,靠濾食為生,對鹽度的適應性極寬。
(D)飛魚喜歡生活在溫暖海域的上層,春天時會隨著黑潮北上,洄游於「太平洋」一帶。
(E)吳郭魚最早是由莫三比克引進的外來種,但現在台灣養殖的吳郭魚主要是由水產試驗所及台灣業者所育成的改良種,其中一種品系稱為台灣鯛。
66. 天然氣水合物(俗稱甲烷冰),為甲烷被水冰結構所包裹而形成的冰晶狀固態物質。形成原因
為來自較深處沉積物中的天然氣分子被水分子包圍,通常
產自低溫高壓的環境中。已知一海域的海床深度約為 1200 公尺,圖 23(甲)中的灰色區域為可形成天然氣水 合物的溫度與壓力範圍。某海域的海水溫度與地溫隨深度
變化如圖 23(乙)所示,則該海域在以下哪個深度可以 生成天然氣水合物的礦床?
(A) 200公尺
(B) 500公尺
(C) 1000公尺
(D) 1400公尺
(E) 1700公尺
答:D
解題:
形成天然氣水合物需要低溫高壓,灰色區域內為可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溫度和壓力範圍,海域的海床深度約為1200公尺,對甲圖可以看到溫度需要至少低於15℃才能形成天然氣水合物。對到乙圖,在海床底下要達到15℃至少要超過1400公尺,因此答案選D
天然氣水合物在地球科學下冊的海洋地質篇會提到,目前科學家大多利用水下攝影、側掃聲納、海上反射震測觀察地球化學特性的異常、海床地貌與淺部地層特徵來判斷海床底下是否有天然氣水合物。
相關延伸內容可以參考能源救星?天然氣水合物的探勘與挑戰
作者:Cot, Crystal, xmallwol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