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多一點魚,珊瑚礁更健康

前天有一篇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顯示,生態系功能健全的珊瑚礁每公頃至少要有500公斤的魚,但全世界83%的珊瑚礁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保護珊瑚礁魚類,尤其是草食性魚類,有助於維持珊瑚礁生態系的健康。





珊瑚礁近年來面臨著生存危機這件
事已經不是新聞了(比方說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在已有足夠資料進行評估的700多個珊瑚物種中,就有32%的種類有著高度絕種危機)。造成珊瑚的慘況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污染、過漁、棲地破壞、疾病、氣候變遷等。 


來源

魚類對珊瑚礁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有太多草食性或掠食性的魚從珊瑚礁生態系消失,將對珊瑚礁的生態功能造成很大的影響,也會削弱珊瑚適應環境擾動的能力。珊瑚礁魚類在很多方面都對珊瑚礁生態系幫助很大,例如可以幫珊瑚礁清除覆蓋在珊瑚上或和珊瑚搶地盤的藻類,或是吃掉以珊瑚礁為食的無脊椎動物。



如果我們能夠知道「珊瑚礁至少需要多少魚才能維持正常的生態系功能」,就可以幫助漁業管理單位制訂捕撈限額,讓當地的漁業能永續運作又不至於對生態係造成太大的傷害。所以,澳洲的研究團隊藉由分析偏遠的海洋保護區的資料,估算出在沒有魚撈的威脅下,一般會有多少的魚聚集在珊瑚礁上,還有在被畫入海洋保護區以後,珊瑚礁需要花多長的時間才能從魚撈的傷害下復原。

研究人員們分析了全世界六十四個地點、八百多個珊瑚礁上的魚類組成和族群大小。他們將位於海洋保護區和禁漁區的珊瑚礁當作基礎資料,考量海洋保護區設置的時間長短,推估出沒有漁業壓力前有多少魚住在珊瑚礁。之後,他們再比對其他受到或大或小的漁業壓力的珊瑚礁(例如嚴重過漁的迦勒比海地區與低漁業壓力的復活節島),總結出以下的發現:

1. 如果沒有漁業壓力,以質量來說,平均每公頃的珊瑚礁就有1000公斤的魚類住在那裡。

2. 平均每公頃500公斤魚類大體上仍能維持珊瑚礁生態系的正常運作,這提供了漁民和漁業資源管理者發展永續漁業的基礎值。


3. 但是,該文作者們所調查的832個珊瑚礁中,有83%的珊瑚礁所乘載的魚類生物量都低於每公頃500公斤的門檻。

4. 如果比較魚類的組成,魚類生物量較低的珊瑚礁尤其缺乏以草食性(browsers, scrapers, grazers)與以浮游動物為主食的魚類,所以若要恢復這些珊瑚礁生態系的健康,或許該讓這些魚類先回來。

5. 藉由生態模型的模擬,研究人員推測,設立禁漁區以後,原本受到中度漁業壓力的珊瑚礁魚群需要35年左右才能回復,但若是遭受重度漁業壓力的珊瑚礁,則需要花到60年。

6. 即使不禁漁,適當的限制漁具漁法仍是有用的。64%有漁業限制的珊瑚礁(包括限制網目大小、捕撈魚種)都能維持每公頃500公斤的魚類生物量。

要找到經濟與環境的平衡很不容易,但是藉由類似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對於開發程度到底如何拿捏更多瞭解一點。


----
參考資料:

Carpenter, K. E., Abrar, M., Aeby, G., Aronson, R. B., Banks, S., Bruckner, A., ... & Wood, E. (2008). One-third of reef-building corals face elevated extinction risk from climate change and local impacts. Science, 321(5888), 560-563.

MacNeil et al. (2015) Recovery potential of the world's coral reef fishes. Nature.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4358

Pandolfi, J. M., Bradbury, R. H., Sala, E., Hughes, T. P., Bjorndal, K. A., Cooke, R. G., ... & Jackson, J. B. (2003). Global trajectories of the long-term decline of coral reef ecosystems. Science, 301(5635), 955-95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