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Google海底實景在台灣!

咦,滔滔曾經介紹過Google海底實景,好像多了一些新東西!


是的!他們今年五月來過台灣實地拍攝,挑選墾丁紅柴坑後壁湖,綠島千年大香菇大白沙三塊石以及澎湖的東吉嶼三處,實景也已經上線了,今天在Google台灣舉辦的媒體聚會上,告訴大家這一個好消息!



台灣附近海底拍攝實景 (Photo: Google)
Google街景過去曾經上過玉山,今年是首度到海底拍攝,由與Google長期合作的The Ocean Agency執行,在台灣則是與中研院合作,當時也有舉辦講座與台灣朋友分享。希望能透過分享,讓大家一覽台灣海洋之美,進而喚起對海洋保育的關切與行動,珍惜四周的海洋生態與資源。

Google亞太區街景負責人魏薌君為大家示範海底實景操作 (Photo: Google)

雖然著名的微孔珊瑚「綠島大香菇」已經在九月初莫蘭蒂颱風侵襲時倒下,但在海景中,仍然捕捉了他當時的樣貌。另外,本次除了海景以外,綠島澎湖的10個海島街景也一併上線,可以欣賞水上及水下兩種不同風光。
實景中的綠島大香菇 (Photo: Google)
這次海底實景上線,也請到The Ocean Agency的創辦人Richard Vevers 來與大家分享他的經驗。畢竟能夠潛水的人還是少數,他希望能透過這種方式讓大家更親近海底的環境。而從2012年開始「卡特林海景調查」(XL Catlin Seaview Survey)以來,他們與Google海底街景團隊一同走過27個國家,拍攝超過60萬張的海底環景影像。這些影像除了能讓人了解海底的多彩繽紛,對於和他們合作的科學家來說,系統性的影像也有助於紀錄珊瑚礁近年面臨暖化、污染與過度捕撈等等的影響後,產生的轉變。
The Ocean Agency 創辦人 Richard Vevers (Photo: Google)
Richard舉例,近年The Ocean Agency與合作夥伴追蹤從2014/2016開始的第三次大規模白化事件,重訪一些過去曾經拍攝過的地點,像是大堡礁以及加勒比海等處,發現有些地方的珊瑚被徹底破壞,或是開始有白化情形。像這樣重訪受威脅的珊瑚礁,也能為該處的基線轉變留下紀錄。
美屬薩摩亞的珊瑚白化情形 (Photo: The Ocean Agency)
當滔滔問到,在多年來與合作夥伴進行這麼多影像紀錄後,The Ocean Agency的下一步會是什麼呢?Richard說,有了這些影像,他們希望能用影像說故事,不僅喚起大眾對海洋環境與保育議題的重視,也希望能從了解化為實際行動來推動可行的保育工作。因此接下來The Ocean Agency將會關注在教育上,去年在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展覽是一個例子,他也在此預告近日即將公布的虛擬實境潛水者 (virtual diver)  計畫—這個虛擬裝置是有海底實景影像的VR眼鏡,將送至美國中小學的教室作為海洋教育的教具之用,讓對海洋的認識能向下紮根。

The Ocean Agency 在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展覽活動 (Photo: The Ocean Agency)

那麼,回到台灣,綠島大香菇倒了,怎麼辦?中研院的鄭明修老師苦笑著說,他其實一直很擔心綠島大香菇總有一天會倒下來,沒想到這次莫蘭蒂颱風侵襲,讓他多年的擔憂成真。不過,珊瑚礁生長時,鈣化骨骼會持續累積,所以生長在頂部表面的珊瑚其實還活著,經過颱風侵襲,表面的不同種的珊瑚組成有所變化,將是未來值得研究的問題。鄭老師也說,除了這六個台灣本島與離島附近的景點外,希望未來卡特林海景調查也有機會能到東沙環礁進行拍攝,讓更多人看見南海珊瑚礁之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