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大海裡的小巨人—有孔蟲

有看過星砂嗎?為什麼這種沙子長得和一般沙子不一樣?小小的星砂其實是種原生生物製造出來的殼,這些原生生物們叫做有孔蟲,牠們有著不同的個性,製造出來的殼體也有著五花八門的形貌,還真的是一沙一世界呢。久聞台南自然史教育館展出有孔蟲化石特展,滿心期待的趕快去看看有孔蟲們到底有多麼不一樣呢?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歐習會談了什麼—海洋事務篇

(9/26早上更新:雙方會後聲明內容)

本次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進平的會晤,因網路安全、南海議題以及即將到來的台灣總統大選而廣受矚目。除此之外,本次會面又達成哪些與海洋事務相關的協議呢?以下是滔滔的整理和說明:

上一次兩方會晤為2014年於荷蘭美國大使館 (Photo from US Embassy The Hague, CC-BY-ND 2.0)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從醫科生到海洋志工—齊英仁專訪

每個喜歡海洋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除了著名的科學家攝影師以及相關從業人員,一般愛好者,又是因為哪些原因開始接觸海洋呢?滔滔聽說高雄港都出身,就讀陽明醫學系的齊英仁,從高中開始便對海洋生物極有興趣,雖然醫學系的課業十分忙碌,卻還是設法投入志工活動,也一直有著「擁有自己的一艘小船」的夢想,因而做出讓朋友相當擔憂安危的瘋狂事。

滔滔趕在他開始實習以前,請他和我們談談如何與海洋相遇的故事。

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海洋生物感興趣、接觸潛水?台灣目前中學教綱裡面對海洋提的不大多,有什麼契機讓你開始對海洋感興趣呢?


其實一開始的接觸和我們高中(高雄中學)生研社指導老師有關,他怪怪的,最討厭那些來參加社團活動、好像喜歡生物,但是最後其實想讀醫科的同學。那時我和大部分參加社團的同學一樣,只知道自己喜歡生物,剛進學校(高一)也還不確定自己喜歡什麼,那時社團裡面大部分的人都在看植物,所以也跟著到處看看。

一直到高二時,生物科辦公室有一個四尺的海水缸,這是之前學長作珊瑚成長速率科展留下來的,後來一屆傳一屆,都會找幾個生研社同學負責照顧,所以就和另外一個同學接手這個海水缸。


垃圾海葵 (Photo by Haplochromis via Wikimedia, CC BY-SA 3.0)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神奇的海龜臉部辨識系統—如何在不碰觸動物的情形下,估算海中有多少海龜?

在野生動物的研究中,最常遇到的問題是:「這裡到底有多少動物?」

這個答案不但能滿足一般民眾的好奇感,對政府而言,動物數量的多少(生態上叫做「族群量」)亦是一個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譬如說,動物多就可以捕捉,太多變成威脅就要撲殺,太少或是快要絕種,就要保育,防止牠從地球上消失。

然而,這個問題對野外生態學家而言,也很難解決,為什麼呢?

Photo Credit: Jeroen Looyé. CC BY 2.0

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

海洋學家的海外求學之路

許多對海洋研究有興趣的朋友,也許正在考慮、或是已經在海洋學相關的學術路上走著。但是,海洋研究這條漫漫長路,其中必定充滿了徬徨與無助。今天滔滔邀請到師大地科所海洋組畢業、夏威夷大學博士班與博士後研究的林卉婷學姊和大家分享她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其實,許多心得不僅僅是海洋學,對於其他學門的研究生也適用哦!

----------------
今年(2015)一月初來回台灣美國多次,有感於近期遇到一些正在國外讀海洋學或留在台灣做研究的學弟妹們,對於自己的研究與未來規劃感到徬徨,我想要跟大家分享我這過去七年半在美國求學的一些經驗,也很期待未來海洋界能有更多台灣的新血注入: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泰國政府風行雷厲打擊非法漁業

漁業大國泰國每年出口的海鮮產值高達七十億美元,卻長期被人詬病其漁業管理鬆散,不永續的漁法對海洋環境傷害甚大,更別提近年來爆發引起國際關注的漁工人權問題了。

終於,在今年四月,歐盟正式對泰國發出「黃牌」警告,表示若泰國政府再不處理非法漁業的問題,歐盟將停止進口泰國海鮮。泰國出口的海鮮產值至少有一成來自銷往歐洲的收入,若歐盟停止進口,勢必對泰國海鮮產業造成嚴重打擊。

於是,泰國政府從五月以降,開始一系列措施重新整頓當地的漁業管理系統,包括整合、開發了一個漁船資料庫與管理App。


泰國漁船。Photo Credit: SeaDav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