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墾丁友善海鮮餐廳發芽囉!

作者:林于凱,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副理事長

昨天到墾管處開了「墾丁國家公園海洋友善餐廳」計畫會議,好久沒有到墾丁了,也很久沒有開國家公園相關的會議。這次是因為朋友在墾管處,想到海龍王協會有推動「好魚慢食」的概念,於是就能讓我們摻一腳。很有趣的是,桌牌上,我是<林魚凱>。

離開國家公園的時候,那時國家公園內部對生態農業算不算國家公園範圍內的業務,還是很躊躇。過去的國家公園,是以減少人為干擾的生態保育角度來思考園區的經營管理,那是從美國國家公園系統學習而來的概念。美國最早成立的黃石國家公園及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希望把住民、攀岩者、登山客都盡量趕出園區,維持一個「純淨荒野地」的概念。

但保育思潮隨著時代在演變,今天倡議的保護區經營管理,已經由排除人的管理方向,轉移到原住民族與社區保育區(Indigenous and Community Conserved Areas: ICCAs)的概念。生態保育要落實,在地人絕對是關鍵的角色,因此,如何透過自治、共管、夥同、諮詢等不同層次的參與方式,讓在地人能參與決策、並且獲得保育帶來的利益,從內在提升保育價值,是社區保育的重要概念。

墾丁的海灘,是遊客們夏日的好去處,也帶來當地的商機和生機。這股蓬勃的力量要如何也成為保護環境的力量呢? Photo by: Kudumomo

墾管處劉培東處長昨天開門見山的破題讓我印象很深刻,他說:「推動海洋友善餐廳,就是希望從生活方式的改變,去讓保育變成可能。」在這之前,墾管處在今年一月先公告10個有限度開放的垂釣區,這個政策雖然毀譽參半,但至少代表墾管處願意去正視保護區內釣魚的這個問題。

墾管處開放的10個垂釣點。來源:東森新聞

很多人對墾丁大街的熟悉度,還超過墾丁國家公園。這就是墾管處面對的難題:一個高度觀光的區域,劃設成國家公園後,民眾還是覺得他是來觀光的,甚至「國家公園」、「風景區」對一般民眾來說,根本就不知道差別在哪。昨天出席會議的餐廳業者蔡永春教練就說:「民眾來墾丁九成都是想吃珊瑚礁魚類」,那珊瑚礁魚類從哪裡來?就是從保護區抓的。

墾丁大街上許多海鮮店家,吸引遊客駐足。
Photo by: berdasovivan

因此,沒有改變遊客的消費習慣、沒有改變在地餐廳的料理方式,必然無法達成保護區生態保育的目的。尤其在熱帶半島的恆春,在地人草根性十足,墾丁國家公園要推動一個「友善海洋餐廳」的計劃,列出餐廳如果要認證成為「友善海洋餐廳」必須參考的「永續海鮮指南」-->這個在全台灣沒多少人知道是什麼的東東,要在墾丁推動,個人是覺得,真的不容易。墾管處願意做這樣的積極嘗試,真的要拍拍手!

墾丁國家公園作為台灣最早成立的國家公園,園區範圍內包山包海,這幾年在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老師團隊及在地社區的參與下,恆春目前總共有8個推動生態旅遊的社區,其中包含夜間觀察梅花鹿有名的社頂部落、觀察陸蟹的港口社區、體驗湧泉及生態農法的龍水社區、潮間帶生態觀察及漁業體驗的大光社區等,都是結合保育觀念及在地文化發展出的深度遊程,自然也吸引了一批喜愛這種旅遊方式的遊客。

因此,「友善海洋餐廳」的計劃在這樣的基礎下去推動,可能會比台灣其他地方來得有潛力。會議中,中研院邵廣昭老師提到,該怎麼讓「友善海鮮」的概念用簡單的方式傳達出去,是很重要的,因此,可能初步先以「不販售XX種類(例如:珊瑚礁魚類)的海鮮」為訴求,再慢慢去推動餐廳去使用符合永續海鮮的食材;高雄餐旅大學陳秀玉老師則建議,如果要創造出符合年輕族群喜好的餐點,拿掉了「珊瑚礁魚類」的賣點之後,可以從烹調方式的創新著手,讓大家來到「友善海洋餐廳」不是要吃珊瑚礁魚類,而是吃「特別的料理」。

常見的鸚哥魚也是珊瑚礁魚類,對珊瑚礁生態系貢獻很大。但因為生長環境靠近岸邊,加上肉質軟嫩,常被濫捕。
Photo by: 林于凱


另外,海生館的張至維主任則提到,海生館的科教系統能夠配合策展、社區大學的課程結合,從民眾的觀念改變做起,尤其是小朋友,如果從小就有永續海鮮的觀念,也比較容易回過頭來影響大人。海生館邱郁文老師則是建議應該結合生態社區的概念,從友善土地的食材(如:雨來菇)入菜開始推動,將山海相連的概念成為友善海洋餐廳推動的一環。
海龍王林魚凱則是從商業及媒體角度切入,如何創造「友善海洋餐廳」的通路,是計畫執行的關鍵。比方說,捨棄「永續海鮮」的名字,創造一個比較時髦的口號,找正妹來拍攝短片,「選人要選有良心的,吃海鮮也要吃良心的唷!」。另外,與生態旅遊的民宿及社區結合,在屏東生態旅遊平台上放上「良心海鮮」地圖,到餐廳打卡可以換取紀念品的方式,去協助業者創造通路,創造出願景,才會讓業者有想加入的動機。

綠色和平所拍攝,宣傳良心壽司的小短片。
全片可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Ujuzf7y1aA

最後,什麼是永續海鮮?這是在推動前需要清楚釐清的。一般概念上,友善食材就是「吃當季、吃在地」,但是這個觀念在墾丁可能不適用,因為如果吃太多在地的,可能都是從保護區抓的了,因此反而要鼓勵吃屏東、高雄來的養殖魚類

墾管處劉培東處長最後回應,會先做個簡單調查了解餐廳業者對「友善海洋餐廳」的想法,然後去訂出一個屬於墾丁特色的「友善海洋餐廳」辦法,讓餐廳來申請標章,然後透過與飯店業者的結合,去做點狀突破。

這個創新的想法,在墾丁即將發芽,我們也很期待,海洋國家公園及漁業署,能夠一起結合來推動這件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