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Brexit:英國脫歐關海洋什麼事?

英國上週公投結果出爐,脫歐派勝利以後,為未來世界政治經濟動態再添變數。在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化時代,其實很多評論也都預言英國與歐盟分家以後,對海洋也有很大的影響呢!

以下將由「漁業」、「海洋保育」、「科學研究」、「海鮮貿易」和「航運」幾個角度切入,談談英國離開歐盟之後可能發生什麼事。


來源:Subb-an



(1) 不再受歐洲共同漁業政策管制

歐盟各國目前受到歐洲的「共同漁業政策」(Common Fisheries Policy, 簡稱CFP)管制,所有歐盟成員的經濟海域為一體,歐盟成員都可以在這塊區域捕魚,而為了確保漁業永續,歐盟會制訂一個最大捕撈量,各成員國再協商各自的配額。目前,英國在歐盟中獲得的配額僅次於丹麥,且有20%的英國魚獲是從別的國家的經濟海域裡撈走的。一旦脫歐,若期望繼續能在其他歐盟國的經濟海域捕魚,勢必得重新與歐盟商討配額。


From Public Domain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英國將能自主掌管自己的經濟海域,未來歐盟其他國家如果想要進入英國的經濟海域捕魚,就必須與非歐盟國家一同與英國協商了。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在脫歐公投時,有許多的漁民支持脫歐。他們認為越來越捕不到魚、漁船越來越少,都是因為必須分享經濟海域給歐盟其他國家的人的關係。

可是,一旦脫離CFP,漁民的生活真的會改善嗎?一份研究指出,與未參與CFP的歐洲國家挪威相比,挪威的漁船減少速度其實比英國還要快,代表漁業萎縮與否,也許跟CFP不一定有這麼直接的關係...

而從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不再由歐盟統合配額,而是由單一國家和歐盟各國協商會發生什麼事呢?事實證明,獨立與歐盟協商自己經濟海域配額的冰島、挪威和法羅群島,最後決定採取的配額都比科學建議的適當捕撈量來得高。這也許是漁民一時所樂見的,但長期以來,卻可能竭澤而漁。


除了魚獲配額以外,另一個在歐洲漁業界爭論不休的就是對於混獲的管理方式了。(可以參考滔滔之前的介紹:抓到的魚別浪費─談棄置魚獲背後的爭議)由於當地生態系還有飲食習慣的關係,歐洲的漁業與亞洲比起來目標魚種比較單一。除了目標魚種以外,其他在捕魚過程中「順便」抓到的魚,常因為難以利用或是漁業配額等關係而丟回海中。在2014年時,歐盟正式修改CFP,規定所有捕捉到的魚獲都必須帶回岸上紀錄,而不能隨意丟棄。2015年時,英國也正式對大洋性的漁業實行這項法令,並預計在2019年以前將法令的施行範圍涵蓋到所有的漁業。如果未來英國脫歐,是否還會持續這項法令?如果不會,將會對連動的歐洲海洋生態造成什麼影響?


混獲的魚在台灣常被當作下雜魚做成魚粉或魚漿再利用,在歐洲則較無類似的習慣

接著,由於在脫歐投票中,蘇格蘭大多數的居民傾向留歐,在投票結果出爐後,蘇格蘭是否會再次嘗試獨立也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蘇格蘭的漁業佔了英國的64%,如果蘇格蘭真的獨立了,未來英國政府和蘇格蘭政府又會如何協商漁業管理,也將是一個頭痛的問題。

(2) 海洋保育政策

目前英國的海洋保育方針跟隨歐盟的「海洋策略架構指令」(EU Marine Strategy Framework Directive)和「棲地指令」(Habitat Directive)。這些法令的目標是保育生物多樣性和棲地,裡面訂出了許多實際的執行策略,例如海洋保護區的規劃準則。如果英國一旦脫歐,代表英國政府可能會重新思考他們的海洋保護區的規劃方式,而如何與歐洲其他國家連結,也會是保育當地海洋資源的一大考驗。



英國目前的海洋保護區(紅色)和預計將成立的海洋保護區(虛線)
來源。


(3) 科研經費與資料共享

歐盟每年支助英國的科研經費高達1千兩百億歐元,退出歐盟後,學術界首當其衝的就是經費缺口。除此以外,歐盟各成員國目前有許多資料共享的計畫,這對於(每次出海都很貴的)海洋科學來說更是重要。英國一旦退出歐盟,還會繼續參與這樣的資料共享計畫嗎?



(4) 海鮮貿易


首當其衝的就是海鮮的價格。英國是海鮮產品的淨進口國,且進口量幾乎是出口量的1.5倍。而當英鎊貶值後,進口價格勢必上漲。即使未來英鎊價值回穩了,英國脫歐後與歐洲的交易將回歸WTO的規範,代表海鮮產品的進出口可能不再免稅,價格可能仍會比現在高。

海鮮產品加上關稅之後,代表英國的海鮮出口可能競爭力也會下降。目前,英國海鮮的前五大買家中,有四個是歐洲國家。一旦英國的海鮮變得比其他歐洲國家貴,他們還會繼續買單嗎?


英國人最愛的Fish n chips也要漲價了嗎...
Photo by: Charles Haynes

(5) 航運

雖然英國不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隊,也非主要的造船國,但英國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航運相關的海事法律、仲裁、航運保險等等眾多衍生服務業,在數百年的歷史累積下(註),在全球仍居領先地位,具重要指標意義。因此英國航運相關產業對脫歐的看法,也受到許多關注。從公投前對英國業內人士做的的問卷調查可以發現,有超過七成表示英國應留在歐盟,公投中脫歐派勝出後,對於後續影響的看法不一。


英國海事服務衍生服務業的源頭—勞埃德咖啡廳(見註解)一景(by William Holland (1789))

英國航運商會(UK Chamber of Shipping)對公投結果抱持持平看法,希望航運界可以冷靜看待衝擊並思考,並建議政府需建立新的自由貿易委員會,與經濟部和外交部合作,訓練談判人員來開始與其他歐盟國家建立新貿易關係,重新和世界與歐盟國家連結。

然而,並非所有業者都如此樂觀。歐盟的共同運輸政策 (Common transport policy, CTP) 源於歐洲共同體時代,為致力建立歐洲單一市場的一環。脫離歐盟表示英國將單獨和各國簽訂合作協議,這將會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轉換不太可能如此順利。倫敦勞合社的主席John Nelson在四月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就表示,認為雙邊合作協議較現行模式簡單許多,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需要許多年後才可能實現。


脫離歐盟可能使英國與歐盟間物流的成本上升,除了失去自由貿易協定的關稅優惠、運價與港口稅優惠以外,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海上運輸,將不再享有沿海運輸權(cabotage)的保護,目前一艘英國籍的貨櫃輪在經營英國—歐盟航線時,可以在沿海陸續裝載歐盟成員國的貨櫃,一旦失去沿海運輸權,載貨量便可能下降。

英國勞氏船級社 1912-1913 年的檢驗合格的船隻紀錄(Source
 其他衍生服務業如世界最大驗船機構之一的英國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則預期短期影響仍未定,但該公司營運觸角遍及全球,可能不會因脫歐造成太大衝擊。不過自歐盟會員國轉自非會員國的過渡期時,該社是否還能算是被認可的歐盟境內組織,則要等到脫歐程序正式進行時才會知曉。

以後會如何呢?左為2014年時EU NAVFOR作戰指揮官,英國海軍陸戰隊少將 Martin Smith,右為部隊指揮官義大利海軍中將 Guido Rando (Photo: 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另外,英國與歐盟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維護海上安全有多項合作,如在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下設立的索馬利亞歐洲聯合海軍部隊,英國亦有參與,一同打擊索馬利亞海域以及亞丁灣出沒的海盜,以及地中海的海上難民救援合作等,在脫歐後是否會繼續參與,也有人表達疑慮,但目前英國國防部長初步承諾地中海難民救援行動將會持續。


註:
以勞埃德為例,17世紀時,英國商人、船東經常在愛德華.勞埃德的咖啡廳聚會,商討保險事宜,而後咖啡廳所提供的服務,衍生出三間與海運有密切相關的公司與合作社,分別是以海上保險起家,主要國際保險與再保險交易場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因保險需求而生的專業驗船機構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以及全世界最古老的報刊之一的勞埃德船舶日報(Lloyd’s List),至今三社總部均在倫敦。航運業的經濟指標,也是常用以了解全球景氣與原物料的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altic Dry Index)也是由位於倫敦的波羅的海交易所(Baltic Exchange)結算。


參考資料

What effects will Brexit have on the UK’s fishing industry? Uncertainties facing policy, science and society.
Flotilla Factcheck: the EU’s impact on UK fisheries
What Brexit Means For The Oceans
Shipping Prepares for a Brexits

--
作者:cot & Crysta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