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女友和老媽溺水了,你要先救哪一個?

有一個問題,其實從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過,但卻沒有人認真討論過,就算有,也頂多只是討論道德層面,技術層面討論不多。那就是:老母和女友溺水了,先救誰?



我們熟悉的儒家經典論語裡面,有相關的討論: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翻成白話:
宰我問:「作為一個仁慈的人,如果有人告訴他:『有個仁慈的人落井了』,他會跳下去嗎?」孔子說:「怎麽能這樣?君子可以去救人,卻不可陷進去;可以受欺騙,卻不可以盲目行動。」

這一篇的重點很簡單,那就是要救人之前得先確保自己是安全的,先冷靜下來、思考再接著行動(Stop / Think / Act 三步驟)。孔子的回答很到位,給他按個讚。

問題來了。要怎麼自救?怎麼確保自己不會陷進去?

回想PADI救援潛水員課程裡學到的自救技巧,包括

Cramp release抽筋解除
Establishing buoyancy at the surface在水面建立正浮力
Airway control防嗆水技巧
Use of an alternate air source備用氣源使用
Overcome vertigo and reestablishing sense of direction避免暈眩和找回方向感

君子得確保自己熟練以上自救技巧,才能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可是要達到「可欺也,不可罔也」,就需要更多專業的訓練。我們在PADI救援潛水課會學到的9大練習有:

Tired Diver
Panicked Diver
Response from shore, boat or dock(responsive diver)
Distrssed Diver Underwater
Missing Diver
Surfing the Unresponsive Diver
Unresponsive Diver at the Surface
Exiting the Unresponsive Diver
First Aid for Pressure-Related Injuries and Oxygen Administration

簡單來說,就是要分清楚對方的身心狀態(疲憊、恐慌、無意識)和發生的地點(水面、水下)。

要先評估和分析好,然後根據現場的資源分工合作,判定人要不要下水、要帶什麼道具(浮具、繩子或是竿子)利用技巧避免自己也溺水(quick reverse技巧,以及從後面或是從下面解開對方的配重或是幫BCD充氣)、想辦法把人帶上岸或船(必要時得丟棄潛水裝備,雖然很貴,但活著更重要),上岸後決定急救方式(AB/CABS,優先處理不處理就會有生命危險的問題,再處理不會有生命威脅的問題)。

這些事情一旦發生,人很難不驚慌失措,所以一定要準備好急救計畫,真的發生了,就按照計劃表上的流程來進行(PADI救援潛水員課本最後面有一張流程圖)。其實我可以想像為什麼柯文哲市長很習慣SOP,因為不先想出一套作業流程,就容易盲目行動,急診室的病人就會被你弄死,就達不到「不可罔也」的境界。


再來看孟子 ‧ 離婁篇:
淳於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白話解:
淳於髡問:「男生和女生彼此不能直接用手接受,這合禮節嗎?」
孟子說:「合於禮節。」
淳於髡說:「假使嫂子掉到水裡,能不能用手去救她?」
孟子說:「嫂嫂掉到水裡不伸援手救她,簡直就是豺狼禽獸的行為。男生女生不能直接用手接或受,這是禮節;嫂嫂掉到水裡伸以援手,用手救她,這是權宜之計,是變通的方法。」
淳於髡說:「現在天下大亂,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老師不肯伸援手救他們,是何緣故?」
孟子說:「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在痛苦之中,要用仁義的大道去救他們,嫂嫂掉到水裡,要用手來救她,你要我用手來救天下的百姓嗎?」

孟子的意思是,用一個人的手僅能救一人,用仁政能救天下百姓,千千萬萬人。

這裡有很多延伸的重點值得我們思考:

如果女友和老媽同時溺水,你一定得親自下水?

你真的一次只能救一個起來嘛?

怎麼評估有沒有機會兩個都救起來?

該怎麼決定搶救順序?

有多人同時溺水的問題又更複雜了,因為情況會更混亂,更難判斷和分配急救資源

現在先簡化情況,假設只有你媽和你女友溺水,那麼首先得確定是否有人可以幫忙,如果有人可以幫忙,那麼當然就不會有你媽和你女友要先救誰的問題,一人救一個就好了,我想老媽和女友事後唯一會計較的是你親自救的是誰?不過我覺得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能救活。

如果只有你一個人可以進行救援,那怎麼辦?那得看看是否得親自下水,如果離船很近可以利用繩索或是泳圈,那就先丟下去讓他們抓吧,盡量利用手邊現成的工具就對了。

通常會先選擇先溺水的那個人(因為先溺水的人,情況可能會先變糟),先把浮具丟給她,告訴她抓緊浮具,自己得去救另外一人,等會再回來救妳。

如果身上有潛水裝備的話(雖然在台灣,老媽和女友都會潛水也會一起潛水又同時溺水的狀況不太容易發生......,),可以把配重丟掉和充飽BCD建立正浮力讓兩人分開,因為溺水的人靠太近,可能會把對方扯下水或踩踏下水,很有可能會讓情況變糟。

孔曰成仁,孟云取義,義就是要犧牲。仁是合情的愛,義是合理的殺。仁告訴你愛誰比較多先救誰,義告訴你得犧牲誰。如果你的女友和老媽溺水的時候都很恐慌,而且她們都像常威一樣天生神力,這時候就得考慮是否先不要急著下水去救,等到至少一人掙扎到累了,再下水去救沒力氣掙扎的那位。當然,這樣子做可能會讓對方喝很多水然後失去意識,但是這也是不得已的,這就是孟子所說的「義」,合理的犧牲,「義」是對「仁」的補充。

滿口道德仁義的人很多,若你不甘成為道德鍵盤評論家,那我強烈建議你去上救援潛水員課程,保證一生受用。

----
作者簡介:丁楓峻,潛水教練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