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Wikipedia |
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暖化已經夠讓人頭疼了,近期在Nature Geoscience的一篇研究指出,節節上升的氣溫可能間接導致海洋放出二氧化碳,加劇暖化的程度。
藉由分析一條由加州灣取出、年齡兩萬六千年的岩心,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研究團隊做出「海洋蓄碳能力可能大不如前」的結論。
研究團隊追蹤岩心中浮游植物化石中的矽含量,來推測過往的海洋固碳能力。浮游植物─就如同陸地上的植物一樣─能藉由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為有機物,是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重要功臣。
研究人員發現,岩心中矽濃度少的時候,正好與環境溫度高與大氣中鐵濃度低的時期吻合。由於矽是浮游植物(矽藻)體內的重要分子,矽濃度的降低可能代表著浮游植物豐度的減少。
儘管因為鐵離子是浮游植物所需的重要養分,科學家長期以來都知道鐵濃度可能影響浮游植物生長、進而影響固碳效率,這篇研究更進一步指出,海洋表面缺乏鐵離子的時候,可能會以多種形式影響浮游植物吸收碳的功能。
本篇研究的作者Laetitia Pichevin指出,過往曾觀察到環境溫度升高會伴隨著海水表面的鐵離子濃度降低,而缺乏鐵離子又會影響浮游植物的固碳效率。其他研究也曾顯示,海水溫度升高的時候,會使得水體的垂直混合情形減緩,造成表層海水的營養鹽缺乏,導致浮游植物不易生長,這種情況在熱帶與中緯度的海洋尤其明顯。
這項發現指出高溫的環境可能會促使海洋釋出更多二氧化碳,加速暖化的速度。而長期受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影響的赤道太平洋、沿岸與南極海,可能受到最劇烈的影響。
延伸閱讀:
原始論文 http://www.nature.com/nge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geo2181.html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44/n7120/full/444695a.html
英文報導:http://www.natureworldnews.com/articles/7482/20140609/oceans-carbon-release-could-fuel-climate-change.htm
----
編譯:co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