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失衡的魚價

過年桌上的魚越來越小隻,你有感受到他們也越來越貴嗎?如果沒有的話,是不是科學家說的「魚快被捕光了」根本就沒這回事?

這篇上週發表在<Fish & Fisheries>期刊的短文,指出生產鍊中的種種因素,導致資源供給不足無法完整反應在價格上,讓你「吃魚不知魚價」,無法切身感受到海洋資源的匱乏。





經濟學老師說:依據供需法則,在需求不變,供給變少的時候價格就會上漲。

所以颱風天後的青菜老是比較貴、你想買的那款限量包包總是買不起。

那麼,海洋魚類變少的時候,你有切身感受到魚價變貴嗎?

時常上菜市場勤奮健康的讀者們可能點頭如搗蒜:有啊有啊,現在魚都變超貴!

但是回頭問問不常買菜的朋友,他們可能一點感覺也沒有。
所以,不管你再怎麼恐嚇「幾十年後就無魚可吃了」,他們可能只會無動於衷的回你一句:「騙肖!今天迴轉壽司店還特價呢~啊人家都沒在怕,你在怕什麼?」


來源

所以,糾竟是經濟學老師ㄙˊ常請假,還是科學家老愛豈人憂天?(抑或只是我朋友太遲鈍?)

答案是:對於某些海鮮來說,供應鏈大當機,生態系的警訊傳不到價格上。

為什麼呢?這可以從很多個層面談起。


以英國的鱈魚為例:(a)鱈魚生物量年年下降,一直到(c)區域供給都還可以看到這個下降的趨勢,只是減緩很多。可是傳到終端消費者的價格上時,則幾乎看不到變化(e)。
來源: Crona et al. 2015

1. 漁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並不會立即反應到成本上。只要稍微想像一下..工廠瘋狂排放廢水到河川,也許數十數百年之後會因為附近的居民都得癌症了以致於聘不到員工,但在排放廢水的當下工廠並不會有立即性的虧損,對吧?

2. 魚變少不一定供應量會變少,因為漁民可能藉由改變捕捉地點、網具、時間等方式,來維持魚貨的量。

3. 各地的漁貨可能互相補償。就是一個買不到台灣的魚就買日本的、買不到日本的買中國的、買不到中國的買瑞典的的概念。

4. 油價補貼。許多政府仍用油價補貼的方式作為支持漁民的福利政策,這也導致價格無法正確反應供給。

5. 名稱標示錯誤。你吃得魚可能不是你想像的魚!過去的研究發現,美國超市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魚種標示錯誤。

6. 時間差。目前大部分的海鮮都會經過一段時間的極低溫冷凍倉儲,才到達消費者手上。從捕撈上岸到上餐桌,可能經過數天到數年不等。

因為這些供應鏈中種種的「緩衝、稀釋」效應,造成你在大型超市買到的海鮮通常價格比較穩定,而傳統魚市買的海鮮則供給波動比較能反應在價格上。

那麼要怎麼辦呢?

-> 建立更精準溯源的產銷履歷
-> 增進垂直和水平的資訊整合
-> 提升環境問題的公共意識

這幾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更重要的是要小心串連每個步驟。

舉例來說,瑞典鱈魚曾在1990年代因為過漁而大量減少。在兩千年初,開始有倡議團體提醒民眾鱈魚族群量崩解的消息,導致瑞典當地的鱈魚消費量顯著降低。

但數據顯示,鱈魚出口量卻不斷的增加,所以鱈魚的惡夢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只是被另一群人買走了而已(下圖)。

這正是資訊整合以及倡議目標沒有互相配合的結果。


實線:外銷量;長虛線:當地消費量;短虛線:進口量
來源:Corna et al. 2015

好,說了這麼多,大家只要記得一句話:「物稀則貴」在野生動物的貿易世界不一定是真理!看起來便宜的不一定就是安全,還是要節量食用噢~


參考資料:

Crona, B. I., Daw, T. M., Swartz, W., Norström, A. V., Nyström, M., Thyresson, M., ... & Troell, M. (2015). Masked, diluted and drowned out: how global seafood trade weakens signals from marine ecosystems. Fish and Fisheries.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faf.12109/epdf

----
作者:cot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